【文字实录】
大家好,我是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哲学教研部的武晨箫。
2022年10月23日,在第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,在举国期盼和举世瞩目中,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,“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,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。惟其艰巨,所以伟大;惟其艰巨,更显荣光。”中国式现代化从历史中走来,向未来走去。惟其守正,从而不会迷失方向,不犯颠覆性错误;惟其创新,从而能够把握时代、引领时代。
曾几何时,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,苏联的出现就像一颗耀眼的流星,划破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沉沉暗夜,拉开了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伟大序幕。但是对于一些年轻的朋友来说,苏联听起来可能既熟悉又陌生,因为我们并未亲身经历它的繁盛和衰落。一度作为世界社会主义阵营标杆的苏联,为什么最终走向覆亡?其中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、全面否定党的历史、否定党的领袖人物、搞历史虚无主义”。自以为进行了创新,实则刨掉了地基,导致大厦倾覆。背离守正创新,苏东巨变殷鉴不远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引以为戒。
回望历史的进程,从石库门到天安门,从兴业路到复兴路,坚持守正创新,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卓然风华,正是新时代伟大开拓的卓越智慧,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的、具有时代高度的理论思维和强大思想武器。
坚持守正创新,就要把定根本。现在,我们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,对于马克思主义在党和人民事业中的地位,习近平总书记用“参天大树之根本”“万里长河之源泉”来比喻。他经常结合正反两方面经验,强调在举什么旗、走什么路、实行什么样的改革这些原则问题上,一定要头脑清醒、毫不含糊。中国共产党人守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之正、守社会主义制度之正、共产主义理想之正,以全新的视野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、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。新时代十年来,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,既培元固本,又不断开辟新境界。“中国特色”凯歌行进,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。
我们正是通过“三个坚持”,也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,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,守住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、根和魂。
坚持守正创新,就要与时为新、崇实求新、除旧布新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探索性事业。面对未知的领域,我们必须不断创新,才能赢得主动、赢得优势、赢得未来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。新时代十年来,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形成了生态文明思想。“先污染、后治理”的时代已经过去,“低碳”“可持续”的实践成为主流,与绿色、生态有关的事物正在兴起。
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,石景山首钢园是滑雪大跳台项目的举办地。现在,这里是充满科技感的“未来园区”、是潮流运动人士的“宝藏打卡地”。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,是一项世界性难题,但石景山首钢园“老树发新芽”,很好地破解了这一难题。早在申办冬奥会之时,总书记就特别叮嘱,“举办北京冬奥会、冬残奥会不是一锤子买卖,不能办过之后就成了‘寂静的山林’”。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,石景山首钢园绘就了一幅以工业遗产带动城市更新的画卷,实现了利用效益的最大化。我们正是通过“三个把握”,也就是把握新时代、把握新实践、把握新事物,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往前发展、与时俱进。
坚持守正创新,就要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。社会在发展,新问题、新情况总是层出不穷,其中有一些是用老经验、老办法无法应对和解决的。我们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 ,不断进行理论创新。2018年,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、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。创办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方法论,目的是多出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,带动全国改革步伐。40多年后,我们的改革又到了新的历史关头。新形势下,我们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实践探索,有许多新的领域需要开拓创新。因循守旧没有出路,只有勇于创新、永不自满才能把握机遇。我们以制度创新为核心,支持海南大胆试、大胆闯、自主改,探索实现自由贸易港这一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。以创办特区为抓手,我们逢山开路,遇水架桥,在实践中求真知,在探索中找规律,不断形成新经验、深化新认识、贡献新方案。
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。新时代,新征程,坚持守正和创新并行不悖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必然能够行稳致远、动力强劲。
来源: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网站